作者: ssdot (洪瑞河是國球之恥) 看板: baseball
標題: 淺見
時間: Sat Nov 8 16:36:31 2003

我想,就從蔡仲南談起吧。

99年亞錦賽前,幾乎是國內棒球最低點,職棒因放水案,兩聯盟分裂,洋將氾濫種種因素,球員水準及競賽品質低落,球迷人數銳減,廠商退出贊助,陷入了職棒開打十年來最大的危機。而業餘棒球也是嚴重低潮,92奧運奪銀以後成棒選手陷入青黃不接的階段,95亞錦兵敗倉敷無緣奧運,幾屆國際賽下來戰績鴉鴉烏,另一方面,兩聯盟因為兵源不足而開始惡性挖角,對大學或高中在學學生支付所謂營養金,並簽約約定球員無兵役問題後入隊。一片混亂當中,自98曼谷亞運,棒協開始徵召職業球員組成所謂"夢幻隊",企圖藉由在國際賽打出亮眼成績來重新爭取國人的認同。雖然職棒球迷大量走出球場,但關愛棒球的心還是一致,於是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想看99年這支"夢幻二隊"可以打出怎樣的成績。預賽,一比九慘敗徵召八位一軍主力的日本隊,日本名捕古田敦也和日本媒體都徹底看扁中華隊,揚言決賽要用當時已經名滿天下的巨投松土反大輔完封並且狂勝中華隊,在國內球迷都擔心預言將成真的同時,中華隊推出了自預賽就一直保密到家,在國際上知名度近乎零的業餘投手--蔡仲南。比賽一局一局過去了日本隊非但沒有在短局數內大量得分打爆中華,甚至還在三局上先丟一分,在賽前完全沒有人認識的二十歲投手,主投八又三分之二局,面對擁有古田敦也和松中信彥等強打者的日本隊,只被擊出四支安打掉一分,送出十一次三振,要不是九下內野的守備失誤,甚至有機會擊敗日本隊。這場比賽在當時震驚日本媒體,在他們國內近乎無敵的十九歲少年強投松土反,竟然和對方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投手拼成旗鼓相當?直到今日,這都仍是一場令國內球迷津津樂道的比賽。

之後呢?

今年亞錦賽日本隊全部由一軍主力組成,堪稱史上最強,而中華也組成了算是近十年來陣容最整齊的一隊。賽前,兩國媒體也都熱切期待著四年一別,蔡仲南和松土反再次的對決,但其實國內球迷心知肚明,阿甘已經不是四年前的阿甘了,當初據稱因為兵役問題未赴日挑戰更高殿堂,選擇留在國內職棒,經過兩年時間,一方面因為投球姿勢怪異容易受傷,一方面控球不佳的問題始終沒有獲得改善,於是拖延至今,蔡仲南已經成了即使在中華職棒投球都顯吃力的投手,今年原本入選中華隊,但抵日集訓後手肘痛狀況差,教練團終於忍痛割愛。而松土反呢?經過四年的時間,松土反更強了,即使經過整年的疲累,仍能在短時間內調整到最佳狀況,直球的尾勁驚人,控球準度也已經比四年前更上層樓,現在的松土反,已經站在亞洲的頂端,即使是這支夢幻打線的日本隊在他此等狀況下,可能都很難對他有所威脅。四年過去了,當初旗鼓相當的兩位投手,今日的處境對照起來,竟是讓我們如此的感嘆。

但問題出在哪裡呢?

我們都知道美國有超過一世紀的職棒歷史,日本職棒也有超過半世紀之久,我們開始有棒球的時間和日本職棒歷史差不多,而有職棒至今不過十四年,大環境當然遠遠不如日美,但是,真的有差這麼多嗎?讓問題回到根本,我們是怎麼開始看棒球的?引用我過去舊文寫過的,"眾所週知,棒球成為台灣國球,肇始於1970年代三級棒球在國際賽上一次次的冠軍,一次次午夜萬人空巷的衛星轉播,一次次小朋友歸國的吉普車遊行,在台灣嚴重缺乏民族自尊的年代,棒球曾是唯一能讓我們在世界上抬起頭來的一件事。"對過去的台灣來說,贏球不只是小球員在球場上的勝利,更是我們身為一個外交弱國在國際上在面子上扳回的重要一城。於是,這些小球員從小到大,贏球成了他們唯一的任務,為了贏球,他們可能十二歲就開始投變化球,為了贏球,他們可能十六歲就要九天投三十六局,為了贏球,他們從小到大都不用唸書,不用接受一個小朋友在長成一個成人的過程中必受的一些教育。只要贏球,就會有中學找他們去,只要贏球,他們就可以保送大學,只要贏球,有天他們就可以打職棒(當然是有職棒以後),只要贏球他們就可以養家糊口甚至過更好的生活。可是如果有一天,他們不能再打球了呢?因為他們十二歲就開始投變化球,所以運動生命很短暫,因為從來沒有學習過打球贏球以外的事情,他們在運動生命結束後就失去謀生能力。這些球員在為國家奮戰贏球時是這麼的風光,然而等到他們不再能為國家效命,不再能奔馳於球場時,卻又是這麼的淒涼。

關鍵在哪裡?

我們這個小小的島國,似乎所有人每天都活在一種不安當中,對國家民族的認同,對自己身份的認同,我們似乎很難去確定一些事情,比方說:某種職業意識?在這個國家裡總統不像總統,官員不像官員,作什麼都不像什麼,在此同時,我們也很難去認定這些球員,他們是"職業"球員,是以"打球"這件事維生的人。引用arn大在"關於今日一戰"文中的某些論點:離開球場的球員與一般工人是不是被大眾以同樣的位置看待?球員如果退役擔任三級棒球球隊教練,在學校體育
老師的地位難道會和一般老師平起平坐?是的這就是關鍵了,如果對我們而言,懂"物理學"是一種專業,當"醫生"和當"律師"是一種專業,那為什麼會"打棒球"的人不能和懂"物理學"的人或當"醫生"當"律師"的人擁有類同的社會地位?或許這麼說誇張了,但只凸顯了一個事實:我們熱愛棒球,因為那結合了我們的歷史記憶,民族情感,以及在國際舞台上的實力展現,但我們的社會無法去認同會"打棒球"一樣是項專業,對我們來說,球員就是出國比賽替我們出氣,一但失誤了失敗了,就不再存有高地位(除非之後能雪恥),也因此,這些球員不能擁有太高的社會地位,如果把他們放的太高,這個社會就不能謾罵他們了(很遺憾地,到目前為止事實是這樣。)

因為我們沒有以看待專業的方式看待球員,所以自然會覺得出去贏球就好,其他都不重要。但可曾想過,在現代分工精細的棒球,贏球已經不再是球員自身的工作,如何從基層棒球開始就接受科學化系統化的訓練,讓球員的身體素質能夠充分發揮,這是個專業問題。如何陶冶球員人格,讓他們對自己的專業有所認知,在成長過程中不會受到外力的誘惑,在進入職棒戰場後也能善加管理自己的私生活,不會因為流連夜店酗酒抽菸等問題影響到體能與戰力,這是個專業問題
。如何建立完善的球員農場制度,讓基層棒球和職業棒球能夠整合,並且同時提昇水準,而不是因為職業球員在一次國際賽中表現不佳,就認定職棒沒希望還不如好好專心培養業餘球員(林宗成說這次比賽唯二沒被三振的是陳鏞基和高志綱,請問他們幾個打數?這是不是一種專業欠缺?體委會說92年我們用組訓的業餘球員拿到銀牌效果較好,有沒有考慮這批球員本來就是職棒開打時刻意留下的?92年時張耀騰已經27歲江泰權甚至已經33歲他們記得嗎?92年時除了這支中華準職業隊還有哪一隊用職業球員?日韓的陣容有今年好嗎?只因為這次的表現不好就想走回組訓的老路,這是不是種專業欠缺?但國內職棒環境惡劣,球團態度不佳,又令人難以託付,於是乎,球團現在的經營方式是不是也是種短視近利的專業欠缺?想來不禁感嘆)這同樣是個專業問題(畢竟職棒賽季長狀況多,球員隨時必須調整自己狀況,再怎麼樣都還是可以讓球員有最多進步的殿堂)在面對這些專業問題時,國人卻未以專業的態度看待,這是國內棒壇目前遭遇最巨大的問題。

要解決這些紛紛擾擾的問題,不是靠幾個官員或幾個單位就可以做到的,唯有國人放下短期內勝負的包袱,重新將"棒球"視為一項專業,不因為選手在國際舞台上的失誤而謾罵與羞辱(從99的馮勝賢與洪啟峰到今年的陳致遠,我們已經看到太多太多平常根本不關心棒運的人,一到了大賽就跳出來,球員一出現失誤就指著鼻子罵,這樣的"球迷"根本無法讓國內棒球有所進步。)認真檢討我們自己看待球員與棒球的態度,推而廣之,教育部之前號稱的重振棒運計劃也才能有下落,專業領導,才能讓錢花在刀口上,讓從小披掛壓力挑戰國際舞台的球員們可以擁有更好的成長空間,我們也才不會感嘆只有出過國的球員才能表現好,台灣棒運的未來,看似難以操縱,其實卻只在每個球迷的態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肯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