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肯米

在王貞治提倡的王貞治指導少棒 首重玩得開心後,我自己也有相當的感觸存在。

圖:高中之後再要求成績,對球員來說才不會有觀念的偏差
南英賽後檢討  

其實在國內的打球風氣一直都很盛行,對籃球來說,都在學校校園裡較常看到,棒球則並沒有這麼常見,但像球員對於打球觀念不對或對某些常識有誤,導致最終選手的下場都是不好的,這點對於國內體育發展有絕對的限制。

其實像是棒球之類的,學校組成的球隊都會剛開始要求學生要快樂學習,然後就會進階到打出成績,但成績無法在短時間出現,就施給球隊壓力,導致最後球隊解散,學生也對棒球失去興趣,畢竟是個燒錢的運動,手套,棒子,防護用具缺一不可,又需要長時間的訓練,才會有的成果,學校無法有耐心的等待成績出現,就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籃球也是這樣,學校組成籃球隊,剛開始會給予行政支柱,或者是經費上的支持,但到最後家長要求學生要退出籃球隊,因為練球時間太長,或者影響課業的複習,最終學生也只能學到某些技巧,卻無法學到真正的精隨,那就是快樂的打球及正確的觀念。

其實,從小讓學生養成打球的習慣,對於學生來說往後就會到戶外活動,也會比較熱衷於這些體育項目,對體育風氣的培養是有相當大的幫助,這跟再國小時後讓學生多接觸各類的才藝項目一樣,或者是給予學生多方面的刺激,往後對於不熟悉的東西就不會感到懼怕,而願意去親近它們。

不過這也跟我們在小時後學教育是有相當大的關係,大家著重於國小就要學科成績達90分以上,管他學生有沒有興趣,就是要考好,這樣從小開始的求好心切,導致每項事情都要求以成績為最終目的,引發錯誤的觀念,就是樣樣要成績出來。

學生在國小最懼怕的莫過於數學或英文,但就是有些學生對於這兩個科目沒輒,這也讓家長會要求學生強迫參加補救或送去補習班,結果導致學生的學習成就越來越差,越來越懼怕這些學科,也難怪有些社會大眾一聽到數學或英文就會感到害怕而不敢接觸。

棒球或籃球亦是如此,如果學生沒有學相當的時間,個人技術或觀念哪裡會更好?唯有從國小讓學生養成興趣,到國中高中慢慢的讓學生們發展成喜歡的活動,往後會自由尋找想要的體育項目,這樣,才會對往後的體育風氣發展更有幫助,否則政府在怎麼砸大錢要改善,倒不如先從基層的競賽一定要得獎的觀念及運動風氣開始,這樣的成效才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肯米 的頭像
    肯米

    肯米的棒球天空

    肯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